科学家称,春季小行星撞击导致灭绝率上升

2022-02-26 02:01:24

冬天刚过,北半球的动物就更容易受到酷热的影响

研究表明,小行星撞击地球对恐龙来说是灾难性的,但撞击的季节可能大大提高了其他物种的灭绝率。

科学家发现证据表明,6600万年前的毁灭性撞击发生在北半球的春天,当时地球物种灭绝了四分之三,并在现代墨西哥形成了奇克苏卢布陨石坑。

这个时间安排意味着,赤道以北的许多动物在刚刚度过严冬的几个月后,将特别容易受到碰撞释放的强烈热浪的影响。考虑到现在是秋天,南方的其他动物可能会过得更好,尤其是如果它们蜷缩在洞穴里。

小行星的直接撞击引发了一场极端的全球热浪,对许多暴露在外的动物来说都是致命的。之后,人们认为,在核冬天,气温骤降,导致更多物种灭绝。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梅勒妮·杜林说:“要想战胜核冬天,首先必须在实际的撞击中生存下来。”。“南半球任何已经避难的生物都有更好的生存机会。”

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它将熔融的岩石喷射到太空中,这些岩石在同一天结晶并以“撞击球体”的形式返回地球。科学家们在北达科他州一个名为塔尼斯的化石遗址出土的白鲟和鲟鱼化石的鳃中发现了其中一些球状体。

化石周围发现了更多的球状物,这表明鱼类死亡时,玻璃状颗粒仍在下落,将死亡时间与撞击的当天,甚至可能是一小时联系在一起。这些鱼似乎是在被碰撞中摇动的沉淀物活埋时死亡的。

科学家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他们如何确定鱼类骨骼生长率的季节性周期,以及与浮游动物丰度的季节性变化有关的碳同位素变化,浮游动物是鱼类的主要食物。这些发现都指向鱼类在春季死亡——以及小行星碰撞。十二月,Prof Phillip Manning在曼彻斯特大学发表的关于化石的独立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北半球的小动物是否真的比南半球的小动物更糟糕。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最新研究的合著者丹尼斯·沃顿(Dennis Voeten)表示,有证据表明北半球的海龟在小行星撞击中灭绝,之后它们的栖息地被来自南方的海龟重新占据。

Daniel Field博士是剑桥大学脊椎动物古生物学的助理教授,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说,北半球的动物受到灾难的打击更为“可信”。

他说:“如果这颗小行星撞击了北半球许多生物一年中的一个生物敏感点,那么它可能会导致灭绝率上升,甚至比预期的要高。”。

但他补充说,没有比家猫大得多的东西能在小行星撞击中幸存下来,而且许多物种在撞击时都会遭到毁灭。“大型非鸟类恐龙可能已经灭绝,无论小行星在一年中什么时候撞击,”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