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切成为现实之前,字节跳动的中国竞争对手快手已于周四晚间在香港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其招股说明书揭示了这场增长和成本都是天文数字的竞赛。
快手是由一名前谷歌工程师于2011年推出的,目的是分享GIF图片。如今,它已经演变成TikTok在中国的妹妹抖音的死对头。腾讯持有21.5%的股份,该公司报告2020年前六个月净亏损68亿元人民币(10亿美元),运营亏损75.7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该公司去年同期的营业利润为11亿元人民币。
这一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该公司积极推广其精简版快手快车的结果,该快车专为中国不太精通科技的人群量身定做。与字节跳动不同,快手在海外取得的成功有限,依赖于国内的持续增长。
其销售和营销费用从2019年上半年的30亿元飙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37亿元,涨幅达354.1。但这种挥霍似乎得到了回报:这款精简版应用程序在一年内获得了1亿DAU。这是一场付费游戏。
截至6月份,主要应用快手本身的日用户达到3.02亿,他们每天在这款应用上花费超过85分钟,全神贯注地观看视频和直播。相比之下,抖音在1月份突破了4亿DAU。
虽然被称为“短视频应用”,但快手的大部分收入-上半年占68.5%-来自直播,在直播期间,观众可以向主持人发送价格在1元到2000元之间的虚拟物品。其他盈利渠道包括占其营收28%的广告,以及电子商务和游戏等不太重要的来源。
另一方面,一位消息人士早些时候告诉TechCrunch,抖音去年约67%的收入来自广告,而直播占17%。
营收构成反映了这些应用的核心使用案例。快手经常以用户参与度为荣;事实上,在其7.76亿月度用户中,超过四分之一是创作者。这使得快手更像是一款社交应用,观众和创作者通过直播和送礼等方式频繁互动。
抖音的算法偏爱优质内容,正如一些中国风险资本家所观察到的那样,它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媒体形式,使其成为展示广告的目的地。
就营收规模而言,快手去年创造了391亿元人民币,约为字节跳动去年营收的三分之一。但人们应该记住,字节跳动还有另一棵摇钱树:它的新闻和信息聚合器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