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的十年

2020-10-23 00:15:33

而且,随着中国的网络巨头们显示出它有能力实现巨大的规模,仍然有很大的潜力。

分析当OpenStack在2010年7月19日宣布自己时,它给自己的使命是“通过简单的实现和大规模的可扩展性,生产无处不在的OpenSource云计算平台,该平台将通过简单的实现和大规模的可扩展性来满足公共云和私有云的需求。”

根据这一使命声明来衡量,该项目大部分都失败了。事实证明,OpenStack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但在公共云中,它已经成为事后的想法。它也远不是无处不在的--分析公司高德纳(Gartner)认为,它已经获得了大约2000个严肃的生产实现。OpenStack根本不是构建私有云的最简单方式:可以说,在引擎盖下使用VMware或Nutanix的超聚合基础设施已经赢得了这一桂冠。VMware也可能统治公共云,因为超过4000个由服务提供商运行的云使用Virtzilla的软件。

OpenStack的抱负在2010年似乎并不是不合理的,当时NASA和Rackspace向世界捐赠了代码,并成立了一个社区来构建一个开源云平台。该社区在2010年10月21日发布了它的第一个版本,名为奥斯汀。

高德纳研究副总裁迈克尔·沃里洛(Michael Warrilow)表示:“它有一个庞大的议程,那就是对抗亚马逊。”

OpenStack咨询公司Aptira首席执行官、OpenStack董事会前成员特里斯坦·古德(Tristan Goode)回忆起早期在北京举行的一次OpenStack活动,一位中国政府发言人在会上表示:“OpenStack将打破西方云提供商的垄断。”

下周是OpenStack的10岁生日,但今天您将收到新版本的礼物。

多读

在一段时间内,这一议程进展顺利。Rackspace带头大肆宣扬,专有云会带来锁定风险,而开放云将代表更低的风险和更快的创新。惠普和思科紧随其后,推出了自己的OpenStack云和类似的论点。

Forrester首席分析师查理·戴(Charlie Dai)认为,至少与其他开源项目相比,该项目在最初几年进展顺利。他说:“在最初的五年里,OpenStack战胜了CloudStack和Eucalyptus,赢得了面向资源的基础设施管理之战,并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开源云平台之一,无论是内部部署服务还是供应商托管服务。”

但在电信公司和中国以外的地区采用的并不多。该项目继续吸引着开发人员,并实现了稳定的一年发布两次的节奏,尽管随着新模块被添加到项目中,简单被证明是难以捉摸的,它获得了复杂的名声。

Aptira';的古德说,人们对该项目兴趣的增加也造成了一些冲突。“我认为炒作有点儿扼杀了这项任务,因为它变成了供应商之间的拉锯战,他们看到自己的业务迅速消失在主要的云层中,”他告诉“纪事报”(The Register)。他说,供应商保护自己业务的雄心“将其从云平台转变为基础设施平台”。

“我记得运行云工作负载以外的其他工作负载的恐怖是真实存在的,”他回忆道。在诸如虚拟机实时迁移之类的功能上争论不休,因为它们不被认为是最初的OpenStack愿景的一部分。

高德纳(Gartner&39;)的沃里洛(Warrilow)也注意到了焦点的丧失。“OpenStack之所以分崩离析,是因为有不同的商业动机,”他说。在OpenStack奋战的同时,买家只是不断地向AWS、Azure和其他超大规模云发送现金和工作负载。

沃里洛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提供了OpenStack无法提供的简单性。“每个人都说他们想要开放,然后他们说他们想要轻松,”他说。“他们最终处于中间,有一个简单的封闭式解决方案。”

OpenStack的大支持者开始意识到客户不感兴趣。惠普在2015年关闭了它的氦离子云。思科的Intercloud在2017年关闭,仅持续了三年。Rackspace从纯粹的OpenStack托管和服务“转向”支持任何云计算。

但是,尽管基于OpenStack的云崩溃了,但中国的大用户展示了它有能力做大事,因为他们用它来推动消费者服务,这些服务很快就达到了巨大的规模。

然而,这些关于OpenStack可伸缩性的演示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买家的兴趣。沃里洛说,Gartner现在几乎没有收到客户关于该项目的任何询问。同时,你不需要是一名分析师就可以观察到AWS、Azure、Google Cloud和其他超大规模云玩家的巨大增长。

古德认为,OpenStack已经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利基市场,它是一个开源的、可定制的云,这对电信公司和政府用户来说很重要。

奥夫!忘了OpenStack Foundation吧,它正在成为开放式基础架构基金会-有了新成员,角色就扩展了。

多读。

“我有一点偏见,因为我的业务依赖于OpenStack,但就其可定制性而言,有一个有效的用例,”他说。他说,在购买开放的、完全可配置的云时,有特殊安全顾虑的用户“别无选择”。“需要有气隙的网络。”该项目保持开放,因此是可扩展的,这也意味着一些用户将继续参与并采用该堆栈。

他通过电子邮件告诉The Register:“展望云的未来,决策者和从业者正在战略性地将他们的重点从基础设施层的资源管理转移到全栈的应用程序协调上,以实现技术自适应。”

OpenStack Foundation进入Open Infrastructure Foundation的最新宣布是明智之举,通过改进对K8、服务网状网、CI/CD和其他云本地技术的支持,将重点放在云和边缘混合环境中的基础设施支持上,从而帮助OpenStack在云领域保持相关性。“

该项目现在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无处不在的开源云计算平台,该平台易于使用、实施简单、部署之间可互操作、在所有规模下都能很好地工作,并满足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用户和运营商的需求。”

这一使命似乎找到了一批新的崇拜者将其变成现实:Gartner的沃里洛表示,中国的超融合基础设施供应商大多建立在OpenStack之上。即使他们的努力不会对世界上大量阅读REG的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中小企业构建与本地云相结合的混合OpenStack云的前景也将兑现当前和过去的大部分使命声明。®。

The Register-独立于科技界的新闻和观点。情况发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