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CRCloud如何在短视频中检测到受版权保护的音乐

2020-08-13 08:29:09

为了检测受版权保护的内容,唱片公司和出版商召唤了一项名为音频指纹的技术,这是现在苹果拥有的Shazam首创的一种工具。ACRCloud是一家成立五年的初创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和杜塞尔多夫,与Audible Magic和尼尔森(Nielsen)旗下的Gracenote等公司竞争提供这项服务。它可以快速匹配目标歌曲的“指纹”或ID-关键声学特征,如一首曲子的节奏和音调-与数百万首曲目的参考数据库相匹配。

ACRCloud帮助监控西方一些最大的音乐品牌的版权使用情况,由于合作关系是保密的,该公司不能透露这些品牌的名称。唱片公司应用初创公司的自动内容识别(因此得名ACRCloud)算法来监控广播和电视节目中的作品,YouTube和TikTok等平台上的用户生成内容,或者任何应该向版权所有者付费的服务。

不仅仅是出版商和唱片公司在密切关注他们的知识产权。出于合规目的,广播公司和UGC服务还主动跟踪通过其频道播放的音乐。

ACRCloud联合创始人托尼·李(Tony Li)表示,在新兴的短视频行业,大公司通常从UGC平台收取天文数字的固定费用,而且费率往往比实际使用成本高得不成比例。为了削减开支,中国几个主要的短视频应用程序最近开始使用ACRCloud的声学算法来记录用户在视频中插入的曲调。

另一方面,许多小型版权所有者和唱片公司几乎没有赚取任何版税,因为他们缺乏一套能够自动将音乐使用与版税相匹配的系统。

这就是内容识别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UGC平台使用音频指纹服务来生成版税报告,使得音乐使用对UGC平台和版权所有者都更加透明,”李告诉TechCrunch。

如果UGC服务被发现抄袭,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据报道,今年早些时候,一群音乐出版商和词曲作者威胁要起诉TikTok侵犯版权。看到TikTok的母公司ByteDance在音乐授权上加倍下注,甚至培养自己的艺术家减少对大品牌的依赖也就不足为奇了。

声音指纹的另一个明显的使用案例是歌曲识别,这是Shazam首创的一项技术,李彦宏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在Shazam工作,帮助公司向中国扩张。华为、小米和Vivo等手机制造商已经将ACRCloud的音乐识别技术集成到他们的设备中。

李彦宏一直在音频技术领域。除了在中国的Shazam工作过一段时间外,这位企业家之前还曾在非洲市场从事华为的铃声业务。李从未为ACRCloud筹集过外部资金,并一直保持团队规模较小,只有10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