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伊利奇:脱学、欢乐和终身学习。伊万·伊利奇以批评现代化和制度的腐败影响而闻名,他对取消学校教育、学习网络和职业的残疾效应的担忧在许多非正式教育工作者中引起了共鸣。我们探讨了他的理论的关键方面,以及他对非正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持续相关性。
许多学生,特别是那些贫困的学生,直观地知道学校为他们做了什么。他们教导他们混淆过程和实质。一旦这些变得模糊,就会假设一个新的逻辑:治疗越多,结果就越好;或者,升级会导致成功。因此,学生被“教育”混淆了教与学,等级提升与教育,文凭与能力,流利与说新东西的能力。他的想象力被“训练”去接受服务而不是价值。医疗被误认为是保健,社会工作被误认为是改善社区生活,警察被误认为是安全保护,军事力量被误认为是国家安全,生产工作被误认为是激烈的竞争。健康、学习、尊严、独立和创造性努力的定义只不过是那些声称为这些目的服务的机构的表现,而它们的改善有赖于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有关医院、学校和其他机构的管理。伊万·伊利奇脱学协会(1973:9)。
伊万·伊利奇(Ivan Illich,1926-2002)在20世纪70年代因一系列关于工业化世界主要机构的精彩、简短、有争议性的书籍而成名。他们探讨了“教育”系统(取消学校教育的社会)、技术发展(快乐的工具)、能源、交通和经济发展(能源和公平)、医学(医疗报应)和工作(失业及其职业敌人的权利;以及影子工作)的功能和影响。伊万·伊里奇的持久贡献是对这些机构的剖析和对它们腐败的展示。像学校和医学这样的机构有一种最终以违背其最初目的的方式工作的趋势。伊里奇后来探讨了性别、识字和痛苦。然而,他的作品受到了左翼和右翼的攻击。例如,在前者的案例中,他对许多福利国家机构失效效应的批评是有很大问题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成了一个被遗忘的人物,尽管在他写的领域里,总是有一些作家和实践者在他的分析中发现了重大的可能性。安德鲁·托德(Andrew Todd)和佛朗哥·拉塞克拉(Franco La Cecla)(2002年)曾评论说,他的伟大贡献是作为一名思想考古学家,“帮助我们以更真实、更丰富的视角看待现在的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考察了他的遗产。
伊万·伊里奇出生在维也纳。他的父亲伊万·彼得是一名土木工程师。这意味着Ivan Illich和他的双胞胎弟弟们能够舒适地生活,上好学校,并在欧洲广泛旅行(Smith and Smith 1994:434)。从1936年到1941年,伊利希是维也纳皮亚里斯坦格体育馆的一名学生,但在1941年被占领的纳粹驱逐,因为他的母亲有犹太血统(他的父亲是罗马天主教徒)。从那时起,伊万·伊里奇就成了一个流浪的人--周游世界,拥有最少的物质财富。他在佛罗伦萨完成了大学预科学习,然后在佛罗伦萨大学学习组织学和结晶学。在这一点上,伊万·伊利奇决定进入并为担任神职人员做准备。她去罗马的格里高利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1943-1906)。1951年,他在萨尔茨堡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探索历史知识的本质)。这一时期的知识遗产之一是对13世纪教会制度化的不断发展的理解-这有助于形成并影响他后来的批评。
完成博士学位后,伊万·伊利奇开始在纽约华盛顿高地当牧师。他在那里一直呆到1956年。他的会众主要是爱尔兰人和波多黎各人。在华盛顿高地,伊万·伊利希很快就为波多黎各文化发声,“反对主导文化中的”文化无知“”(Smith and Smith 1994:434,另见伊利希在“意识庆典”中的思考,第29-38页)。他已经精通西班牙语和其他几种语言(在他有生之年,他将使用10种不同的语言工作)。
伊万·伊利奇随后成为波多黎各庞塞天主教大学的副校长。然而,他只在那里呆了四年,1960年被迫离开大学,因为他反对当时的庞塞主教禁止天主教徒投票给州长路易斯·穆尼奥斯·马林(因为他倡导
Ivan Illich被梵蒂冈命令离开CIDOC,但他设法坚持了下来-最终辞去了所有职位和教堂工资,然后在1969年离开了神职人员职位。该中心极大地扩大了其吸引力,并以探索许多与伊利希有关的主题而闻名。
伊里奇对学校教育负面影响的担忧引起了共鸣--他作为演讲者很受欢迎。他的著作“意识的庆典和取消学校教育的社会”将他的思想带给了更广泛的读者-CIDOC同事的工作也是如此,如埃弗雷特·雷默(1971)。他对学校的负面影响的编年史,以及他对“去学校社会”主导教育技术的“激进垄断”的批评(1973),呼应了远远超出自由意志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圈子的担忧。他接着将他的批评应用于能源消耗(“能源与公平”-1974),并令人难忘地应用于医疗(“医学的复仇女神”-1976)。在“快乐的工具”(1975)一书中,伊利希对他的关注和批判进行了更广泛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判断“发展”的可能标准(强调相互性、人本技术等)。自始至终,他在作品中注入了对生态的理解。
教育界对他的思想的兴趣开始减退。演讲和写作的邀请减少了,随着前往拉丁美洲的传教士数量的减少,CIDOC开始减少。伊里奇的思想与北方教育体系话语中的主导情绪并不能产生共鸣。在日益集中控制、强调国家化课程、担心扩大官僚学术认证普及的时代,他倡导的去制度化(去学校化)和更多欢乐的教育形式几乎不太可能取得太大进展。
伊万·伊里奇的后期作品涉及多个领域--但大体上继承了他早期作品的中心主题。“走向需要的历史”(1978)和“影子工作”(1981)中的文章主要着眼于稀缺性经济学(即“发达”和“不发达”经济体的主要动力在于通过在“稀缺”部门提供商品和服务获利的愿望,而不是分享生存的愿望)。性别(1982)着眼于男女互补的社会经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伊万·伊利奇在“ABC:大众思想的字母排序”(1988)和“在文本的葡萄园里”(1993)一书中转向对识字实践的探索。
伊万·伊利奇反对建立一所追随者学校(Finger and Asún 2001:7)。然而,正如卡尔·米查姆所说,他的思想和生活对一个规模不大但关系密切的朋友圈产生了影响(参见下面的伊万·伊里奇研究)。例如,芭芭拉·杜登(Barbara Duden)的“皮肤下的女人:十八世纪德国医生的病人”、沃尔夫冈·萨克斯(Wolfgang Sachs)的“发展词典:作为力量的知识指南”(The Development Dictionary:A Guide to Knowledge as Power)、李·海纳奇(Lee Hoinacki)的“埃尔卡米诺:走向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El Camino:Walking to Santiago de Compostela)和大卫·施瓦茨(David Schwartz)的“谁在乎?重新发现社区。
20世纪80年代后,伊万·伊利奇(Ivan Illich)在墨西哥、美国和德国之间奔波。目前,他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客座教授,也在不来梅大学任教。他继续过着节俭的生活,“非常慷慨地向合作者和临时来访的人敞开了大门,运行着一种几乎不间断的教育过程,总是庆祝的、开放的和平等的”(Todd和La Cecla 2002)。他从事了“英雄级别的活动”--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被诊断出患有癌症。他忠于自己的想法(例如,正如在“医学复仇”中所表达的那样),坚持自己用药。这违背了他的医生的建议,“他们提出了一种主要是镇静的治疗方法,这将使他的工作变得不可能”(Todd和La Cecla 2002)。他完成了一部痛苦的历史(这本书将于2003年以法语出版)。
正如伊恩·利斯特在“脱校后”的引言中所评论的,什么?(Illich 1976:6),Ivan Illich关于非学校教育的工作的中心,连贯的特点是对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批判-以及他们对非人性化的贡献。“[i]机构创造需求并控制需求的满足,通过这样做,将人和她或他的创造力转化为对象”(Finger and Asún 2001:10)。伊凡·伊里奇的反体制论证可以说有四个方面(作品)。同上):
对制度化进程的批判。现代社会似乎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制度,我们生活方式的很大一部分变得制度化。“
对专家和专业知识的批评。伊万·伊利奇对专家和职业化的批判在“禁用职业”(1977a)和“探索医疗报应中的健康剥夺”(1975b)中阐述。后一本书有一个著名的开头,“医疗机构已经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同上:11)。反对像现代医疗这样的专家系统的理由是,它们可能产生的损害大于潜在的好处;它们掩盖了使社会不健康的政治条件;它们往往最大限度地剥夺了个人治愈自己和塑造环境的权力(OP。同上)。Finger和Asún(2001:10)提出了一些要素:
专家和专家文化总是需要更多的专家。专家们还倾向于通过建立“制度障碍”来将自己卡特尔起来--例如,宣称自己是看门人,以及自我选择。最后,专家控制着知识生产,因为他们决定什么是有效和合法的知识,以及如何对其获取进行制裁。
对商品化的批判。专业人士和他们工作的机构倾向于将一项活动定义为一种商品(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是一种商品,“他们垄断谁的生产,限制谁的分配,他们把谁的价格提高到超出普通人和现在所有政府的财力范围”(Lister in Illich 1976:8)。伊万·伊利奇是这样说的:
学校教育-知识的生产,知识的销售,这就是学校所说的,将社会带入认为知识是卫生的、纯净的、受人尊敬的、无臭的、由人脑生产并积累在库存中的陷阱。…。。。通过强制上学,[人们]接受了教育,使他们相信自学成才的个人将受到歧视;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增长,需要一个以工业的、有计划的、专业的形式提供的服务的消费过程;…。学习是一件事,而不是一种活动。一种可以积累和衡量的东西,其拥有程度是衡量个人在社会中的生产力的一种衡量标准。就是他的社会价值。(引用Gajardo 1994:715)。
知识变成了一种商品,“就像任何销售的商品一样,它变得稀缺”(Illich 1975:73)。此外,与马克思相呼应的是,伊万·伊利希注意到这种稀缺性被教育采取的不同形式所掩盖的方式。这与弗洛姆(1979)对现代工业社会趋向于“拥有模式”的批评是相似的--在这种模式下,人们专注于物质的占有,并围绕物质的占有进行组织。因此,他们将学习视为一种习得形式。知识成为一种可以利用的财富,而不是世界上存在的一个方面。
反生产原则。Finger和Asún(2001:11)将此描述为“可能是伊利希最具原创性的贡献”。反生产是将一个从根本上有益的过程或安排变成消极的过程或安排的手段。一旦达到一定的门槛,制度化的过程就会适得其反。同上)。伊万·伊利奇(Ivan Illich)的想法适用于不同的背景。例如,关于旅行,他认为超过临界速度,“没有人能节省时间而不强迫别人失去它”(…。[并且]机动车辆创造了仅靠它们就能缩小的偏僻“(1974:42)。
这种关于学校教育的批评和争论,当这样阐述时,其界限是相当清楚的。但是Ivan Illich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倾向于“模糊本质元素”(Lister 1976:5)。他是一个“处理隐喻和寓言的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那些没有读过相关著作的人“经常对德肖林的全部内容感到困惑”(同上:5-6)。另一个问题是,根据加亚多(1994:719)的说法,伊万·伊里奇的作品“基本上是建立在直觉的基础上的,没有任何明显的社会教育或学习研究结果的参考。他的批评是在理论真空中发展起来的。加加多继续指出,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他的教育理论和建议只被有限地接受。然而,也许分析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伊利希的评论“高估了学校的可能性,特别是与家庭、电视和广告以及工作和住房结构的影响相比”(Lister 1976:10-11)。当伊万·伊利希后来写到学校“太容易成为目标”时,他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1976:42)。这很可能是因为他提出批评的方式被当做是立即谴责学校(Gajardo 1994:719)。然而,正如Finger和ASún 2001:11)所评论的那样,
伊利希并不反对学校或医院本身,而是曾经反对过一定的INST门槛
可以很有说服力地争辩说,伊万·伊里奇“违反了一条基本规则”,即教育中什么话语是可以接受的(Gabbard,1993)。他质疑学校作为机构可以教育的“救世主原则”。
伊万·伊里奇的批评仍然极具启发性。虽然没有严格地与数据联系在一起,也没有完全定位于它的理论传统,但它确实为探索和审讯划出了一些重要的界限,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判断机构和专家影响的手段。学校和制度化教育在我们的学习思维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往往会模糊和破坏其他日常或“白话”形式。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变得更加商品化的时代(例如,参见Leadbeater在2000年关于知识经济的讨论)。
我相信理想的未来,有赖於我们刻意选择行动的生活,而不是消费的生活,有赖于我们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使我们能够自发、独立而又互相联系,而不是维持一种只容许制造和取消制造、生产和消费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只是通往环境枯竭和污染之路上的一个中转站。未来更多地取决于我们对支持行动生活的机构的选择,而不是我们不断发展的新意识形态和新技术。(伊利希1973a:57)。
对于许多教育家和动画师来说,“欢乐”这个词有立竿见影的吸引力,因为在日常使用中,它看起来既活泼又社交化(享受人们的陪伴)。然而,在带来关注个人互动的同时,伊万·伊利奇也对制度和“工具”--物理装置、心理结构和社会形态--感兴趣。他主张创建欢乐的机构,而不是操纵性的机构,并认为欢乐是工业生产力的对立面。
伊万·伊利奇认为,快乐包括“人与人之间自主而创造性的交往,以及人与其环境的交往”(同上:24)。他认为这是“与人们对他人的要求和人为环境的条件性反应形成对比”。他接着说:
我认为快乐是在个人相互依赖中实现的个人自由,因此,是一种内在的伦理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