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正念冥想已经失去了跳动的公共心脏

2020-09-17 04:35:03

在我们混乱的当下,正念和冥想似乎是处理困难感觉和情绪的诱人方式。冥想修行长期以来一直是面对集体创伤的传统文化的一种支持战略,也是让个人和社区相互团结的一种方法。经历过文化灭绝的西藏难民,通过冥想和仪式与他们的精神祖先团聚。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体验自己的痛苦,将其作为进入同情他人的大门。

西藏文化,通过它的韧性、善良、智慧和欢乐,激励了数以百万计的西方人打坐。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求助的习俗与其他社区几个世纪以来依赖的仪式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吗?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取向,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缺乏使传统冥想对大脑和身体如此重要和有益的关键公共特征。事实上,现代冥想经常会对我们不利--加强我们与他人的分离,而不是加强克服逆境和同情心障碍所需的社会纽带。

传统的和现代的冥想方法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的视觉塑造的。正如历史学家大卫·麦克马汉(David McMahan)在“佛教现代主义的形成”(2008)中指出的那样,传统沉思文化中的人通常认为人是由他们与他人的关系构成的。因此,练习者首先学会在冥想中体验自己,因为他们的精神祖先和社区的关怀、同情和智慧赋予了他们自己,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相比之下,现代西方的公民通常将人视为先于社区存在的个体自我--选择是否进入关系的原子主义个体。

这些对人的不同概念对冥想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的观点中,修行者倾向于认为冥想是一种自主的自助项目: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试图培养有益的精神状态。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西方人进入“慈爱冥想”(Metta),作为一种唤起对自己和他们感觉亲近的人的爱的方式;然后,对那些他们持中立态度的人;最后,对他们不喜欢的人。

对于传统的佛教团体来说,任何这样的冥想都不会从试图从头开始产生积极心态的原子主义自我开始。在这种文化中,修行者开始冥想时会举行仪式和祈祷,提醒他们自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社区的一部分,受到跨越多代人的精神祖先世系的祝福和支持。佛教、基督教、儒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许多本土宗教的冥想和仪式形式都认同这一起点。例如,在藏传佛教中,冥想者设想了一个避难场,其中包括佛陀、菩萨、灵性导师和其他鼓舞人心的人物,他们在无条件的爱、慈悲和智慧的品质中祝福和支持他们和他们的世界。从业者培养这些同样品质的努力不是从自助开始的,而是从他们的老师和社区的支持和授权开始的。通过这种方式,冥想的人学会成为他们所在的爱和慈悲领域的延伸,通过逐渐将爱和慈悲延伸到他人。

这种在所有冥想传统中都能找到的深具支持性的框架,在现代冥想课程中大多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些共同层面的祝福和赋权植根于前现代的、仪式化的宇宙观中,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原始文化”的不必要副产品,而这些文化可以被抛弃,以便使实践“现代化”。然而,这些宇宙论具有直接映射到依恋理论的有价值的功能,依恋理论是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方法之一。

依恋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儿童在婴儿期受到的照顾将伴随他们的一生-无论是好是坏。接受敏感和反应灵敏的护理的婴儿会继续发展他们认为值得爱的自我。反过来,这又支持了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勇气,因为他们相信,在需要的时候,安全和支持的来源是可用的。另一方面,零星或不可靠的护理会在需要的时候滋生不安全感和对他人支持的不信任。

但是,安全和不安全的经历并不是在婴儿期就锁定的。安全感和不安全感贯穿一生,源于与同龄人、导师、恋人等的关系。这意味着,在不同的关系背景下,我们都有安全和不安全的痕迹。通过一个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人类具有关怀和同情心的能力。但如果没有实际接受护理的经历,人们可能会形成同情的内在心理障碍-包括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勇气和信心。缺乏安全感会滋生对他人苦难的厌恶、孤立感和对他人的偏见。这些心理障碍与种族主义、分类主义、性别歧视和同性恋恐惧症等系统性不平等相互作用,并被其强化。

现代的冥想和正念,从原子式的自我意识开始,可以增加个人的脱节感觉。他们可以把冥想作为自我安慰的一种被动来源,而不是一种利用不适来与其他患者建立团结的做法。佛教学者安·格雷格(Ann Gleig)在她的书“美国达摩(American Dharma,2019)”中记录了以社区为导向的冥想如何帮助人们意识到社会条件创伤,治愈内在的种族主义,并容忍关于种族和特权的对话可能带来的不适。

传统的同情心培训文化努力消除同情心的障碍,让人想起一个关爱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练习者被关押和支持,他们可以从中学习如何拥抱和支持他人。这一关系起点促进了恢复力和连通性,并增强了我们今天应对系统性不公正所需的心理和社会资源。但是,现代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世俗人如何才能获得这样的公共利益呢?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感可以暂时增加,包括那些主要有不安全依恋史的人。社会心理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依恋安全启动”的方法,参与者被要求想象从一个有爱的人、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那里得到关怀的时刻,或者只是简单地想一想诸如“爱”、“安全”或“关心”之类的词。这些简单的引爆练习暂时增加了安全感、安全感和勇气。反过来,参与者更有可能为他人提供帮助,更有耐心倾听他人的艰难情绪,对其他群体的偏见更少。本研究建议将依恋安全启动整合到冥想中,以恢复练习的关系基础。

在即将发表在“心理科学展望”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一个支持冥想的关系起点,它来源于传统的藏族实践,并受到依恋安全启动研究的启发。根据一个人自己的生活经历、背景和世界观,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让你在冥想中找到一个关系的起点,这取决于你自己的生活经历、背景和世界观:

你可以回忆起你生命中任何时候与另一个人建立支持性关怀联系的简单时刻,并重新生活在那个关怀时刻,就像它现在就在发生一样-唤起对心灵和身体中爱的品质和能量的丰富体验。例如,保罗可以让人想起和他亲爱的祖母在厨房柜台前打牌的情景,约翰还记得小时候去看望一位喜气洋洋的姑姑的时刻。

第二个选择是让你想起某个你对他们对你生活的影响感到感激的人,并体验一下想象那个人现在就在你身边的令人振奋的品质。

第三个选择,如果你修行任何灵性传统,那就是让你想起一个圣人、神圣的人物或灵性祖先的领域,你会感觉到他们有很深的联系。

如果这些选择都不能引起共鸣,你可能会回忆起你在自然界中度过的一段特殊的时光-一个感觉非常友好或和平的地方。或者回忆与宠物相爱的时刻。或者让你生动地回想起你对另一个人充满爱意的时刻。

根据具身认知理论,当我们回忆起任何这样的关爱时刻时,它都会在大脑和身体的多个系统中被模拟和重演,包括知觉系统、运动系统、视觉系统和情感系统。在关爱时刻的练习中,我们可以想象和模拟一种感觉到的安全感,通过体验那个时刻,就好像它就在现在发生一样,以及随之而来的关怀、爱、温暖、接纳、和平和幸福的品质。

在我们头脑中模拟经验的能力是人类大脑的一个显著特征。心理模拟已经帮助运动员建立了在最具挑战性的情况下达到巅峰状态所需的技能。同样,通过反复模拟和重新居住支持性关怀联系的时刻,我们可以建立一种内在的安全和同情心的核心,这种核心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回归。这个内在的核心可以作为一个安全的基础,以一种治愈的方式来处理我们的痛苦感觉,并产生对他人更持久的关怀和同情的力量。它还可以提供勇敢地挑战痛苦和压抑的社会制度所需的情感资源(可以在这里访问指导冥想)。

大流行所要求的社会距离让我们重新意识到大流行前生活中的许多简单的关爱时刻-来自同事的问候,拜访朋友,推动孩子的秋千,或者在美好的一天加入朋友的行列。冥想的关系起点告诉我们,我们可以继续回忆和重新居住那些时刻。这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获得一种内在的安全感和同情心,然后我们利用这种安全感和同情心,成为对自己和他人更稳定、更关怀的存在。这种安全的核心可以帮助我们注意到我们受到压迫和个人主义制度的制约,并有希望超越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