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苗副作用很小,但仍可能相当糟糕

2020-07-22 06:47:50

在从这场流行病中逃脱的路线上取得了更多的好消息:周一,来自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制药公司的疫苗研究人员宣布了“1/2期试验”的结果,表明他们的产品可能能够在不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况下产生免疫力。就在上周,生物技术公司Modern na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U.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合作生产的另一种候选疫苗也公布了类似的、但规模较小的结果。

随着这些组织和其他组织进入测试的最后阶段,至关重要的是公众对这项工作有一个清晰而平衡的理解-一项穿越所有营销和炒作的工作。但我们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到目前为止的证据表明,我们被这些群体的公关迷惑了,被他们惊人速度的故事所诱惑,以至于我们正在失去对其他一切的跟踪。特别是,主流媒体和医学媒体都没有太多关注这两种疫苗的潜在负面影响-特别是它们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风险,即使它们不会危及生命。这种吹嘘不仅有助于建立错误的印象,还可能为未来散布疫苗恐惧的行为擦干火药味。

早在5月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一篇报道称,牛津集团在为其产品描绘“最乐观的图景”方面是“最积极的”,所以让我们从他们开始吧。牛津的图景到底有多美好?本周的新闻显示,疫苗有可能保护人们免受新冠肺炎的伤害,这是千真万确的。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还是有苍蝇在作怪。例如,在这种疫苗的第一次临床试验于4月份开始后,研究人员增加了新的研究手臂,在注射后的24小时内,人们每6小时注射一次扑热息痛。当然,这并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营销中,而且我在初夏的媒体报道中也没有看到关于这一不寻常举措的讨论。报纸只说疫苗已经被证明“对恒河猴是安全的”,并且在动物试验中没有引起任何不良反应。然而,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人们使用这种疫苗的过程有多艰难?扑热息痛的用意是退烧、头痛、不适,还是所有这些?

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也在给参与者服用扑热息痛,这项高级的3期试验目前也在巴西进行。在另一项涉及英国1万人的疫苗重大研究中,如果你有过敏反应或病情可能会因扑热息痛而恶化,你就不能参加。然而,在同一组在南非的试验中,没有提到额外的药物。

记者们几个月前就可以就这个问题向他们施压。第一批接种疫苗的人被精心挑选为最不可能产生负面反应的人。如果牛津疫苗让他们大吃一惊,对我们其他人来说可能不是好兆头。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一两天的疼痛或疾病不会阻止我接种有效的新冠肺炎疫苗。但我认为,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周一公布牛津疫苗试验结果的新闻稿描述了参与者中“轻微副作用”的频率增加。然而,看一看实际的报纸,就会发现这是一种营销宣传,后来在媒体报道中被鹦鹉学舌。(“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路透社(Reuters)等媒体的文章中出现了“轻微副作用”或“只有轻微副作用”等短语。)。是的,轻微的反应比严重的反应要常见得多。但中度或严重的伤害-定义为严重到足以干扰日常生活或需要医疗护理-也很常见。在接种了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新冠肺炎疫苗的人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经历了中度或重度寒战、疲劳、头痛、不适和/或发烧。近10%的人发烧至少100.4度,略多于四分之一的人出现中度或重度肌肉疼痛。对于一群年轻而健康的人来说,这是很多的-对乙酰氨基酚对这些问题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多大帮助。这篇论文的作者称该疫苗是“可接受的”和“耐受的”,但我们还不知道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会有多大的接受度。如果记者不开始问更尖锐的问题,这将成为反疫苗信息的完美设置:以下是他们忘记告诉你的关于Risks…的事情。

还有另一个危险信号。其他新冠肺炎疫苗的临床试验有安慰剂组,参与者接受生理盐水注射。然而,牛津疫苗试验中只有一项采用了这种方法;其他人则将实验治疗与注射脑膜炎球菌疫苗进行了比较。这样做是有很好的理由的:非安慰剂注射可能会模仿你已经接种了活性疫苗的迹象,比如皮肤反应,使试验变得更加“盲目”。但它们的用途也

随着上周“现代”杂志的论文发表,这群人的研究结果终于正式发表了。与此同时,该小组登记了一项30,000人的3期临床试验,指定了一对100微克的新冠肺炎疫苗注射。根据5月份的新闻稿,该特定剂量组的患者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但上周的论文显示了全部结果:当他们服用两剂时,每一剂都显示出头痛、寒战或疲劳的迹象;对于至少80%的人来说,这可能足以干扰他们的正常活动。一位对特别高剂量有严重反应的参与者详细地谈到了情况有多糟糕:如果其中一些疫苗的反应即使只有一半严重,一旦到达社区就很难推销-而且可能会有很多人不愿接种第二针。

美国社会对快速追踪的新冠肺炎疫苗已经存在很高程度的错误信息和不信任。本周,建安国和他的同事们的一份新的预印本发现,即使是相当大比例的香港护士也会犹豫要不要拿一本。该论文的作者说,我们可能很快就会有疫苗,但是“社区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它。”如果显著的危害证据不断被搁置一边,这将无助于克服这种怀疑。直截了当地说出接种这些疫苗的真正感觉要好得多。否则为什么会有人相信专家呢?